(一)項目背景
通過圍繞政務大數據資源的前期調研、信息系統普查、資源梳理、目錄編制建設和績效評估,實現西城區從而達到“業務清、資源清、部門清、共享需求清、應用清”的總體目標。同時,有利于發揮西城區在北京市信息化發展方面的引領作用,促進北京市、京津冀地區大數據領域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國發〔2015〕50號)、《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國發〔2016〕5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2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國辦函〔2016〕108號)等文件精神,積極開展大數據信息資源目錄梳理編制工作,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間西城區大數據資源的有效整合和開發利用水平將變得刻不容緩。
通過編制西城區大數據信息資源目錄,實現對西城區大數據資源的分類、描述、編目、展現、應用等進行規范化管理,進一步深化西城區大數據資源的有效整合和開放共享。同時依據國務院、北京市的有關政策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大數據資源的管理、利用和開發,為推動西城區系統電子政務科學、可持續發展,大力提升西城區在經濟建設、民生保障、決策能力和創業創新等方面的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現狀分析
在《西城區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辦法》的工作部署下,西城區大數據資源的建設和發展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目前區級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已初步形成,為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的集中存儲和統一管理,部門間信息資源的發現、定位,共享及部門業務協同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此基礎上數據共享交換體系建設也初顯成效。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西城區大數據資源建設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缺乏清晰的全區大數據資源體系架構,全區“一盤棋”還未有效形成,對大數據資源全局情況掌握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大數據資源的分類過于簡單,編碼及標準缺乏有效維護,數據的關聯應用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三是大數據質量缺乏保障,核心數據分散在各個系統,數據認責體系還未有效建立,缺乏一數一源。
(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有利于共享和整合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約建設投資。依據統一的技術標準,統籌推動全區大數據資源體系建設,將有效節約投資、避免重復建設、以及新一輪“信息孤島”的產生。本項目建設完成后,通過統籌規劃采集系統、統一數據資源存儲、統一交換體系、統一安全管理、統一指標體系等辦法,達到大數據資源的充分整合和共享利用,有效減少重復建設。
有利于提升決策支持能力,提高行政效率。數據共享和開發利用是當今世界的重要時代特征,是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隨著本項目的逐步實施,全區大數據資源體系建設全面推進,將會大大提高部門協同的工作效率,為政府決策提供全面有力的支撐,使政府全面有效地掌握數據,科學分析數據,快速做出決策,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有利于創新管理服務,提高公眾和企業對政府的信心。各級政府積極適應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和傳播方式的變革,運用大數據和互聯網轉變政府職能、創新管理服務、提升治理能力。本項目的實施會作用于并改善公眾和企業的創新環境,支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四)需求分析
1、社會信息化需求。一個社會信息化的發展程度,主要看其對大數據資源的使用情況以及使大數據資源發揮多大的價值,西城區政府作為本區信息化工作的推動者和踐行者,必然需要充分發揮所掌握大數據資源的價值和能力,推動信息化發展進程。而零散、分散、無序的大數據資源必定不能發揮自身最大價值,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整合。
2、政府業務協同需求。隨著政府部門行政職能的調整以及電子政務一站式服務的普及,政府業務部門間產生越來越多的業務協同以及數據資源關聯,為滿足西城區政府的業務需求,使各部門能夠協同提供更好的服務,急需整合大數據資源,為業務協同工作提供數據支持。
3、大數據資源共享需求。通過大數據資源整合不但可以將政務系統外部各種多元異構分布式的大數據資源根據組織內部需求即時、準確地收集到組織內部,實現外部數據和內部數據的有機融合,而且能夠使存在于組織內部各分散系統中的數據無障礙地在組織內部流動與共享,消除組織內部信息孤島問題。
4、大數據資源統一管理需求。由于前期政務大數據資源建設缺乏統一規則,且缺少資源共享機制,造成了相關部門對一些數據頻繁采集、重復采集,且采集的數據具有不同的格式、分類標準以及存儲方式,因此亟需建立統一的標準,對大數據資源進行統一的管理。
5、大數據資源查詢效率需求。大數據資源覆蓋面廣,數量大而無序,雜亂地分散在各類資源網絡中,導致需求者查詢效率低下。對大數據資源進行整合,生成統一的資源視圖并予以導航檢索,便于提高資源被查詢的可能,便于推動西城區政府部門工作效率的上升發展。